印刷油墨“白化”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印刷油墨“白化”主要是指油墨溶剂中含有水分,印刷在薄膜上失去光泽,严重时色相也会有些变化。其实从材料供应方面分析,溶剂中含有水分的概率倒不是很高,绝对不含水分是不可能的,所有溶剂的纯度总有一定的百分比。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对水分总有一个宽容度,不必斤斤计较。

油墨白化的产生往往同使用过程中油墨吸收环境中大量的水分有关。笔者曾看到一家企业在梅雨季节用新墨印刷,刚开始的2个小时内印品色相没有变化,但2小时后,由于油墨中所用的乙醇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油墨逐渐分层,印品失去了光泽,要更换新墨才能恢复正常。

凹印在使用醇溶性油墨时对环境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周围环境的湿度不能太高,否则乙醇会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因此要车间安装恒湿怛温装置,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不超过70%,以避免油墨白化。

对于水分造成的白化,笔者主张从溶剂进行调整,在周围湿度较高的时候,用一些吸水性小的醇类溶剂来取代乙醇。当然,用空调制冷抽湿来改善车间环境也是一个办法,不过笔者主张,从成本上计算,实在是太浪费了。

油墨“白化”的另一种原因是凹印生产过程中溶剂的综合平衡被破坏,混合溶剂中快干剂和慢干剂的挥发速度不等,造成快干剂失逸,慢干剂滞留。若快干剂是油墨的真溶剂,而慢干剂仅仅是调节油墨干燥速度的假溶剂时,油墨的溶解性变差,印刷适性变坏,印品失去光泽。
在传统的凹印工艺中,很少有人去研究溶剂的综合平衡。在溶剂综合平衡图中,横轴表示该溶剂在油墨混合溶剂中的百分比,若图中为一根一定斜率的直线,说明溶剂平衡是稳定的,但许多混合溶剂呈现的一般都是较大曲率的非直线,甚至两段反方向的曲线,说明在混合溶剂中快干剂和慢干剂的比例跟挥发气体中快干剂和慢干剂的比例是失衡的。若我们简单地按照油墨中混合溶剂配比的同一比例来补偿挥发溶剂的损失,必然会造成快干剂和慢干剂比例的失衡。溶剂综合平衡的破坏会造成油墨印刷适性的改变,会影响到印品的光泽甚至颜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