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复合膜出现隧道怎么办?

“隧道”现象是对复合膜不良现象的比喻性描述,通常是指刚下机或熟化后的复合膜卷表面数层复合膜的两层基材中,以及制袋后或充填内装物后复合膜袋表面的“一层平直、一层拱起”所形成的类似于隧道的贯通性孔洞。

 

“隧道”现象在刚下机的复合膜、经熟化处理后的复合膜、加工好的复合膜袋甚至经过水煮或蒸煮处理后的复合膜袋上都有可能产生。只是业内人士对上述过程中所产生的“隧道”现象会有不同的称谓。此类“隧道”现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隧道”的延伸方向是不确定的。

覆膜“隧道”的分类?

在刚下机的复合膜上,“隧道现象”可分为横向、纵向和斜向三类。

横向“隧道”是指沿着复合基材的横向所形成的“隧道”,如图1所示;纵向“隧道”是指沿着复合基材的纵向所形成的“隧道”;斜向“隧道”是指与复合基材纵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所形成的“隧道”。在生产实践中,通常又将纵向“隧道”和斜向“隧道”俗称为“死褶”。

复合膜是由第一基材(俗称“表层”)和第二基材(俗称“内层”)经胶黏剂的作用粘合到一起的,因此,在“隧道”现象的分类方面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层平直、表层拱起”的“隧道”,另一类是“表层平直、内层拱起”的“隧道”。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表层和内层可以是两层的复合膜,也可以是多层的复合膜。

图2 “内层平直、表层拱起”的“隧道”(左)和“表层平直、内层拱起”的“隧道”(右)

纵向“隧道”、横向“隧道”和斜向“隧道”都可细分为上述两类,因此,“隧道”现象共有6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横向“隧道”通常出现在刚下机的复合膜卷的表面一层或多层,另有一部分横向“隧道”则出现在已经过一段时间熟化后的复合膜卷的表面一层或多层。纵向“隧道”和斜向“隧道”通常出现在复合过程当中。

“隧道现象”产生原因

在溶剂型干式复合工艺盛行时期,业内人士通常将横向“隧道”的产生原因归结于胶黏剂的初黏力过低。

在无溶剂型干式复合工艺开始盛行之后,由于无溶剂型干式复合工艺的一大特点就是初黏力低,一般都在0.5N/15mm左右,因此,业内人士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复合机的张力控制方面。

在复合过程中产生横向“隧道”的原因是两个基材间的张力不匹配。具体来讲,如果是表层基材“拱起”,其原因是内层的放卷张力过大,或表层的烘箱张力(溶剂型干式复合)或桥张力(无溶剂型干式复合)过小;如果是内层基材“拱起”,其原因是表层的烘箱张力或桥张力过大,或内层的放卷张力过小。

在熟化过程中产生横向“隧道”的原因是复合膜中的某个基材在熟化温度的作用下沿着复合膜的纵向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热收缩,导致复合膜间出现了较大的热收缩率差异。

在复合过程中产生纵向“隧道”的原因是施加在出现“死褶”的基材上的张力过大。

在复合过程中产生斜向“隧道”的原因是施加在出现“死褶”的基材上的张力过大,同时可调平导辊出现某种程度的不平行问题,或出现“死褶”的基材存在“荡边”或薄厚不均的问题。

解决办法

01.横向“隧道”

对于横向“隧道”,如果判定为“内层平直、表层拱起”,需要根据设备的能力以及复合膜纵向尺寸的变化率,降低内层的放卷张力,或者提高表层的烘箱张力或桥张力。如果判定为“表层平直、内层拱起”,则应降低表层的烘箱张力或桥张力,或者增加内层的放卷张力。

建议在复合过程中,按照图4所示的方法逐卷检查刚下机的复合膜卷的卷曲性。注意:上述检查应是从刚下机的膜卷上裁下一片复合膜,平放在桌面上(使之处于无张力状态),用刀子在其表面划一个线长不小于150mm 的“×”形。

复合膜卷曲性检查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卷曲方向,二是卷曲高度。卷曲方向可表明哪一个基材的张力偏大。例如,复合膜向表层基材方向卷曲,说明复合过程中施加在表层上的烘箱张力或桥张力偏大了,或是施加在内层上的放卷张力偏小了。卷曲高度则表明两个基材间张力不匹配的程度。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卷曲高度不大于10mm。

对于经过熟化之后才产生的横向“隧道”现象,可采用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 (1)在复合膜卷的表面贴上通长的胶带,使膜卷表层的数层复合膜在熟化过程中保持张紧状态。
  • (2)降低熟化温度,延长熟化时间。
  • (3)在加工下一卷复合膜时,通过调整张力,有意使刚下机的膜卷呈现向相反方向卷曲的状态。
  • (4)在加工下一批复合膜时,采购/选用在熟化条件下热收缩率较小的基材。

02.纵向“隧道”

对于纵向“隧道”,因其产生原因是出现“死褶”的基材的张力过大。因此,处理方法就是在可能范围内降低相应基材的张力。如果是表层出现“死褶”,就应降低烘箱张力(不是第一放卷张力)或桥张力,如果是内层出现“死褶”,就应降低内层的放卷张力。

03.斜向“隧道”

对于斜向“隧道”,应首先对相应的可调平导辊进行调整。如果经过调整后,斜向“隧道”变成了纵向“隧道”,则还要调整相应基材的张力。

斜向“隧道”的特点是所看到的斜线在某个导辊处会连续不断地从基材的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移动。在复合膜上看到的则是一条条斜向分布且不连续的斜向“死褶”。

其中的“斜线”是从复合单元的左侧不断地向右侧移动,同时也可以明显地看到表层的右侧所呈现出的“松弛”或“荡边”状态。“斜线”的移动方向(例如从左侧向右侧移动)表示移动方向侧(图3中为右侧)的基材未被张紧,或者说张力偏小了。

此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调整与表层相关的可调平导辊,使表层恢复左右张力均衡的状态。方法是:将可调平导辊的右端向第二放卷机方向移动(使松弛边张紧),或者将其左端向收卷机方向移动(使张紧边放松)。

调查/分析思路

1.确认横向“隧道”是下机时就显现出来的,还是熟化一段时间后才显现出来的?

下机时就显现出来的横向“隧道”的原因是复合过程中两个基材间的张力不匹配。熟化一段时间后显现出来的横向“隧道”的原因是复合膜中的复合基材间在熟化条件下存在较大的热收缩率差异。

2.确认横向“隧道”是在复合膜卷的两端同时显现出来,还是仅在复合膜卷的某一端显现出来?

在膜卷两端同时显现出来的横向“隧道”表示基材是平整的,“隧道”的产生原因是上述的张力不匹配或热收缩率差异过大。

仅在膜卷某一端显现出来的横向“隧道”表示其中某一个复合基材不平整,有厚薄不均的状况。通常有横向“隧道”的一端为某基材的张紧边,且保持平直状态的基材为存在厚薄不均状况的基材。

3.确认所看到的横向“隧道”是“表层拱起”还是“内层拱起”?

“表层拱起”的横向“隧道”表示施加在内层基材上的张力过大,或内层基材的热收缩率过大;“内层拱起”的横向“隧道”表示施加在表层基材上的张力过大,或表层基材的热收缩率过大。